AidLux赋能智慧城市场景应用,提升智慧城市AI能力

图像视觉在智慧城市领域应用很广,按照场景进行划分,可以分为多个领域,比如下方的12种场景:

AidLux在智慧城市中可以作为边缘端设备的软件平台,赋能智慧城市领域AI能力。

而不同的场景,用户关注的算法功能都各不相同,比如:

1 )智慧园区: 主要关注人、车、物等行为监管。

常用算法功能,例如越界识别、人员聚集、烟火识别、摔倒识别、攀爬识别、车牌识别等。

2 )智慧金融: 主要关注营业厅内部人员服务的规范。

常用算法功能,例如VIP人员识别、超柜代客操作、特殊人员关怀、人流统计、客户办理时长等;

3 )智慧城管: 主要关注街道、道路管理的规范。

常用算法功能,例如垃圾识别、占道经营识别、渣土车识别、积水识别、摊贩识别、机动车违规识别等;

我们可以看到,不同的场景应用,所关注的算法功能都是不相同的。

但是从算法功能的角度来说,其底层应用的算法模型,很多都是通用的。

在智慧城市项目中,很多不同的算法功能,都是由相同的算法模型搭配组合,再加上专属的业务功能搭配而成,比如:

1 )越界识别功能: 由人体检测+人体追踪+监测区域功能分析(在需监测区域设置ROI监测区域,判断是否有人体进入该区域)

2 )人流统计功能: 由人体检测+人体追踪+人流统计功能分析(在统计入口处绘制人流统计ROI监测区域,通过追踪人流计数)

3 )人员攀高识别: 由人体检测+人体追踪+围栏上方区域监测(在围栏上方绘制ROI监测区域,判断是否有人体进入该区域)

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,三者算法功能都是由人体检测+人体追踪+不同的业务功能组成的。

而实际上,各种场景中的算法功能,都是由不同的算法模型组合,加上专属的业务功能组成。

因此我们一方面需要关注不同场景的业务功能,知道算法功能实现的业务逻辑。

另一方面,也需要了解不同算法模型,在边缘设备上的适配部署。

在本文使用文档中,大家可以从算法模型适配、AidLux平台的使用、AI项目实战等整体流程的角度,进行多种算法功能完整的尝试。

示例文章:

基于AidLux平台的人员聚集检测案例开发与测试

YOLOV5+AidLux实现车辆测速

?